- 社区 /g, ''); bottomScriptHtml = bottomScriptHtml.replace(/<\/script/g, ''); bottomScriptHtml = bottomScriptHtml.replace(/
< Loading... >
其实 21 号就到手了,前面几天都在对它进行测试与调教
慢更,盒子与本体镇楼
在购置新机之前,我并没有什么急迫的换机需求,旧的天选 1 上的农厂 R7-4800H 直到今天都是 Tier1 级别的移动端 U,1660Ti 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足以胜任大部分 3A 大作;我自己又手动更换了屏幕,网卡,固态,性能上是完全满足我当下的需求的:#tieba-insidious:
但天选 1 有一个较为致命的缺陷:AMD 4000 系 U 的积热 + 散热能力差,导致稍微有点负载,风扇就会开始狂转,哪怕只是打开个大型软件:#tieba-gush:
同时,由于该机风道设计的原因(?),在风扇转速高的时候声音非常尖锐;因为这个问题,我一直想要换掉这个机器
直播?:#tieba-insidious: 围观一下
这个 a 面可以:#tieba-funny:
于是,在年初牙膏厂 12 代的本陆续上市后,我便开始物色换机对象
有了天选 1 的前车之鉴,这次换机前制定了两个换机目标:
1.散热足够强:不同于台式,笔记本的散热规格基本上是固定值,想要有显著提升只能通过破坏性的改造(比如加水冷)
2.配置足够高:至少应确保 3 年之内不会落后于主流配置,更强的性能也能支撑更长的使用年限
在暗影精灵出来之前,我分别看上了两款机型:ROG 幻 16 2022 和天选 3 3070Ti 版本,这两款机型在它们的首发价格上都没有显著短板,但没想到的是华硕今年耍猴实在太厉害了:#tieba-gush: 找了几个朋友 + 脚本一起抢,几次都没抢着,最后放弃了
之后便等到了暗影精灵 8Plus,完美符合两个换机目标:暗影精灵 Plus 系列的模具一直都是同价位本 T0 散热,配置也足够高,缺点是屏幕参数略低(17.3 寸 1080P 144Hz),以及固态缩水(镁光 3400 PCIe 4.0):#tieba-insidious:
但想到去年相同定位的暗影精灵 7Plus 是空气机,就没报太大希望,没想到 17 号 0:02,随手一点就抢到了:#tieba-insidious: 不得不说惠普今年放货是真的多,最后 9999 拿下首发机
购机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点小意外:
快递已经送到隔壁市的时候,狗东的分拣中心误操作取消了我的订单:#tieba-gush: 此时 8Plus 已经涨价到 10999,并且仍然要抢:#tieba-angry:
经过协商,狗东方面赔偿了 100 元的京豆,并承诺若购买同款可退与首发的差价,之后重新抢了一台,这也是为什么 17 号下的单 21 号才送到的原因所在:#tieba-cold:
先过一遍机器外围:#tieba-insidious:
A 面:塑料类肤材质,指纹收集器:#tieba-insidious: 中间只有一个暗影精灵的变色 Logo,非常低调
D 面:祖传滤网 + 裸露风扇设计,自带了垫高
左侧接口(从左至右): 电源,千兆网口与指示灯,USB 3.1Gen1 Type-A,mini-DP 1.4,HDMI 2.0,USB4 Type-C / 雷电 4,3.5mm 音频与 UHS-1 SD 卡槽
右侧接口:两个 USB 3.1Gen1 Type-A 与出风口
背面:一整条的出风口
B 面:17.3 寸 1080P 144Hz IPS 屏
型号:奇美 CMN1774
8Plus 是京东方屏和奇美屏抽奖,有人说 8Plus 上奇美屏比京东方的更好,不过手里也没对比的看不出来
C 面:四分区 RGB,无小键盘
惠普祖传的脑溢血键盘设计:宏按键左置,刚上手的时候经常性把 P6 当成 CTRL 来用:#tieba-gush:
外观上与天选 1 的对比:
有一说一,大屏幕的感知是真的强烈,尤其是与小屏对比的时候:#tieba-insidious:
三围宽度与天选 1 基本一致,长度更长,厚度更厚:#tieba-insidious:
重量也更重,8Plus 重 2.8kg,比天选 1 重了整整一斤
本来今天是打算更新性能的部分,但是昨天更新 BIOS 之后发现性能释放好像出了点问题:#tieba-gush: 重装系统也没用,应该这个版本 BIOS 有问题,所以性能释放的部分得先鸽一阵子了:#tieba-tear:
那么先说说其它部分:#tieba-funny: 从键盘开始
本机的键盘是薄膜,键程跟普通的笔记本薄膜差不多,但触发力度要大一点,刚用的时候有点不习惯,声音很好听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没有小键盘,但得益于输入区更大的单键尺寸,打字的体验很不错:#tieba-insidious:
上个用自带键盘打音游的视频,作为参考(油管视频,请自备梯子:#tieba-insidious:
BGM:Chemical Slave - XeoN
自带的灯效管理:#tieba-funny: 能配置的效果还挺多,还可以与 HP 自家的设备与一些第三方设备联动
不过因为这键盘只有四分区,特效玩出花观感也就那样:#tieba-insidious:
散热风扇,声音还是挺大的,不过并不刺耳:#tieba-insidious:
但是平时使用很难出现最高转速,即使是在全高 3A 游戏中,风扇也只有 3500rpm 左右 :#tieba-insidious:
貌似很多用户都反应风扇低转速下有风哨声,但我是没听出来,可能我运气好没遇到?:#tieba-insidious:
然后是 PD 输入:机身左侧的 C 口支持 100w PD(20V 5A)的输入
此处使用联想 Yoga 130w 双口适配器 + 杂牌 C2C 线 + YK003C USB 测试仪进行测试:#tieba-insidious:
在只插入 PD 电源,电池满电的情况下,实测 CPU 和 GPU 最高功率分别被锁到了 45w 和 30w
在双烤时,最高功率约为 40w+30w,输入功率在 86w 上下
再就是音响,HP 宣传是经过 B&O 专业调教,我的评价:不如我手上一加 8T 的双扬:#tieba-insidious:
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笔电厂商都不重视音响的调教,明明空间比手机宽裕多了:#tieba-angry:
上个极限竞速地平线 5 的开场,听个响就行:#tieba-insidious:
终于解决了性能释放的问题,是我错怪惠普了:#tieba-gush:
原因是 HP 用的 Intel XTU 服务来调节 CPU 性能,而 Win11 WSL 连带的虚拟化安全性会阻止它访问 CPU 寄存器,导致控制失灵:#tieba-gush:
写了个用 PowerMonkey 绕过这一限制的教程
现在性能问题解决了,就来说说这个船新的 12 代酷睿:#tieba-funny:
本机搭载的是 i7-12700H,核心配置为 6 大核 8 小核,共 20 线程,标准 TDP 为 45W,PL2 115W
按照 HP 原定的设定,PL1 为 90W,但由于 23L 所说的原因,HP 的处理器调度不生效
因此我手动把 PL1 设置到 96W,持续时间 320s
AIDA64 与 CPU-Z 如图:
CineBench23 跑分如图,对比对象为老天选 1 的 R7-4800H:
实际应用,对比对象仍然是老天选 1:
1.OpenCV,本体 +Contrib 库编译,节省超过一半的时间(GCC 9.3,线程 24)
2.Premiere H264 / H265 编码,方式是将一个 4k60 的源视频重编码为 2k 并添加时间码
H264 编码的时候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天选 1 的硬件加速没正常启用,因为这个差异实在太大了:#tieba-gush:
显卡部分,笔记本 3070Ti 也就是 3070 小超一点,性能提升基本是挤牙膏
不过得益于模具散热跑分还不错:#tieba-funny: 能摸到默频的桌面 3070
内存部分,我拿到的这台搭载两条三星 DDR5 4800mhz
跑分就.....内存延时居然达到了 100+ns:#tieba-gush: 在内存敏感应用中大概会被时序好的 DDR4 暴捶
话说我之前搞得 thinkpad x1 出掉了之后又搞了一台 1060 的小米游戏本,3000 不到,用来玩 besiege 够用了:#tieba-funny:
就我之前玩 besiege 的经验来说,建造规模大了之后 1060 不一定顶得住:#tieba-funny: 可能现在优化的好
btw,我的天选 1 也出掉了,挂的 4800 被砍到 4500 出:#tieba-angry:
这几天玩下来感觉还好,零件属还没破千的情况下压力不大:#tieba-funny: 之前拿米本 pro 的 mx150 勉勉强强也能玩:#tieba-insidious:
搞了块 4k 144hz 的升级屏:#tieba-insidious: 等换好再来继续水
说说最近的调教成果:#tieba-insidious:
通过 Ru EFI 修改 BIOS,企图绕过 Dynamic Boost 的尝试以失败告终:#tieba-angry:
惠普的 EC 策略很奇怪,只要(读取的)CPU 功率不足,就会一直提高供电,直到电源输入不足为止,本来还指望它能多给一点到显卡去的:#tieba-insidious:
散热模组重新上了 7950 相变片 +GK3 导热凝胶,从核心到供电全部换了一套:#tieba-insidious: 效果立竿见影,现在用 PowerMonkey 锁定 PL1 之后可以保证单烤全程满血,双烤长时间稳定 100+120:#tieba-cool:
4k 屏感知极其明显,虽然有点瑕疵(指 B 壳不能完美安装),但进系统之后的一瞬间就知道这钱花得值:#tieba-insidious:
码代码的体验好了 114514 倍,再也不会被 1080P 下那糟糕的字体渲染折磨了:#tieba-insidious:
加装 32G DDR5~
等装上了再压个时序看看实际表现能差多少